聚楼凤阁|同城空降服务网站,全国一品楼

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13-05-05  点击:1048 
    

福建省卫生厅通报,截至2013年5月4日20时,福建省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新发现的1例病人情况如下:

患者魏某,男,69岁,福州福清市三山镇农民。患者4月29日以“心悸、胸闷原因待查”入住福建省立医院,4月30日行心脏手术后反复出现发热伴有咳嗽,抗感染治疗后肺部感染仍进展。5月2日采样送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5月4日下午经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报告该病例标本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月4日晚,省级专家组依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诊断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目前,该病例正在积极救治中。经调查,截至目前该病例密切接触者共 9 人,已及时采取医学观察措施,均未发现异常。

截至目前,全省共报告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均在积极治疗中,无死亡病例。病例分布于福州(3例)、龙岩(1例)等2个设区市的3个县(市、区)。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H7N9禽流感越演越烈,再次引起了大家对其关注与恐慌,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预防,才能免受H7N9禽流感的危害呢?下面,小编带你一起了解H7N9禽流感案例之后,分享一些预防措施,希望大家及时远离病毒困扰。
   了解H7N9流感的由来
 
    H7N9禽流感已波及中国内地9个省市,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18例,死亡24例,14人康复。 面对疫情,中国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联防联控。另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通H7N9禽流感信息发布网络平台,市民可从该网站获取最新的禽流感信息,更可预约专家进行咨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则已进一步放宽对H7N9禽流感患者就医报销和诊疗服务的政策。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一般表现: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H7N9的预防与治疗
 
  专家建议,在治疗上,应尽早按照清热、解毒、化湿、扶正祛邪的原则进行干预,在出现感冒症状早期,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成药。在预防方面,饮食宜清淡、营养,少食生冷以防止寒凉伤阳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以防湿热内生。
 
  易感人群出现有轻症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不适者,也可适当应用药膳。鲜鱼腥草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鲜败酱草30—60克,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等;可将芳香类药物藿香、苍术、白蔻仁、紫苏等碾碎后制成香囊放在身边,以防感冒;可用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防风、大青叶、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中药,制成水煎剂,每日一剂,连服3—5天。
 
  无论是家禽,还是野禽,都是营养丰富的肉类,但病禽和死禽千万不可食用,一旦食用,就会染上副伤寒、鸡白痢、鸭伤寒等疾病,同时还会引起食物中毒。因此,人们在购买鸡、鸭等禽类食物时,对于那些变色、有臭味、肉质松软的禽类,千万不要买回家食用,吃熟食,不吃生鸡蛋,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
 
  平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勿食未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非常时期,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远离鸡、鸭、猪等动物,避免接触可能存在的传染源;食用肉类一定要煮熟,避免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编后语:日常生活应注重增强体质,增加营养,室内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有效洗手,尽量到正规销售点购买禽类产品,禽肉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与家禽密切接触的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受伤。要随时关注疫情动向,一旦出现流行强度明显增加,要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