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击本次新冠肺炎,各地都采取了严格有效的“隔离”措施,教育部也做出了2020年春季开学延期的决定,并提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但是随着居家时间的延长,不少孩子已经出现了焦躁烦闷的情绪。针对这种现象,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汀一中心理辅导中心主任上官玉彦老师2月15日做客长汀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厅,从心理专业角度回答了广大市民关心的问题。
长汀县融媒体中心《专家访谈》栏目
上官玉彦(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教师,长汀一中心
理辅导中心主任)。
主持人:为抗击本次新冠肺炎,各地采取了严格有效的“隔离”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随着隔离时间的延长,不少人已经出现了焦躁烦闷的情绪。就目前这种心理状况,从心理学角度,有何解决的办法?
上官玉彦:刚好最近接听了几个案例:
一个是因为居家防护,在家温书学习,没人说话,时间久了就很想同学和学校的氛围,一直要走出家门,家长阻止并起冲突。
一个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在学习上,但还是很多不会,又无处问,担心自己学习会跟不上。整个人变得焦躁不安,想学习又静不下心。
还有一个是学累了想通过玩手机游戏放松,虽然提醒自己只是玩一会,但常常是长时间不能自拔,自己后悔不已,家长又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心里很烦,就就想骂人想发火。
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情绪,情绪就是一种自我内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反应。分积极和消极两种?;樾?,就是个体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比如快乐、满意、兴趣、自豪、感激和爱等。而消极情绪,是指某种需求没得到满足而伴生的不愉快体验,如愤怒、怨恨、焦虑、忧郁、恐惧、痛苦等,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久,都会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
本次大面积传播的疫情一出现,很多人就表现出了惊恐、紧张、焦虑、担心、害怕等消极情绪。
但随着疫情的逐渐被控制与缓解,尤其是身边没有了具体的感染者。人的应激反应就会消除,甚至有的变得掉以轻心,不当回事。
再加人是群居动物,被隔离时间长了,就难免孤独寂寞,烦闷焦躁,向往走出家门去交际。成长中的青少年精力旺盛,隔离久了更向往活动和友谊。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
(1)如果你近期感到有些紧张或者焦虑,可以通过深呼吸、想象放松等方法进行放松;还可以通过说出来、写出来、哭出来、喊出来、蹦起来(运动)等方式来调节。
(2)坚持做到安心宅家里,善学习、学会网络化学习;会休息、提高自控力;学习技艺、做家务、赏歌曲,适当调剂、提高宅家的乐趣。居家勤锻炼,合理饮食。
(3)防疫期间我们可以多与家人交流,讨论疫情,缓解紧张情绪;倾听朋友苦与乐,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需要同学帮助时,网上联系。亲密的家庭互动关系,友好的同学互助氛围,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简单成一句话:(放)松(运)动 学(习)(休)息,膳(食)艺(术)联(系)(沟)通。
主持人:刚刚老师提到的三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好像都是与学习有关。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应该怎样学习才更合理更有效呢?
上官玉彦:面对疫情挑战,如何自主高效学习?
做到五个一:一份合理作息表,一次规范的学习仪式,一份明确学习任务,一次严格的验收,一次当天的总结反思。
开学时间的延后,同学们会有不少担心,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担心疫情扩散,有的则担心开学后会不会被感染;第二类是针对学习和作业的担心,有人担心自己寒假中自控力不够强,会被别的同学超越,还有同学担心疫情会影响自己的中考或高考。
针对这种情况,各学校采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一校一策开展线上教学”的工作部署,已积极开展远程教学。
上网课,有的学生欢迎,并能按照老师的计划跟着完成;
也有学生表示,网课没有平时上课的内容丰富,老师不固定,一节课换一个老师,不适应;
还有学生则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主安排学习,说网上可以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网课资源,学校的网课无法满足自己等等。
这里我们强调,不论何种形式,抗击疫情期间,在家学习是肯定的。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制定严格的作息表,规范仪式,合理安排学习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当天任务,严格的检查验收,并及时加以总结反思,才能真正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规范仪式是怎么回事。平时上学,几点起床,几点出发,几点早读,几点上课,几点下课放学,几点吃饭午休晚自习,晚自习几点回家几点睡觉等等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穿什么校服,背什么书包等等也都有一定之规。宅居家中学习如果没有了这些规定,穿睡衣,躺床上,饭桌上,电视旁,时间可以随意变动,那学习将变得很随意。形式的随意,势必相信使大部分的人都很难做到像在学校一样严格高效的学习,时间长了,在家的学习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所以,我们主张在家学习也要像上学期间一样严格守时、规范穿戴、有正式的读书环境,以一种仪式感来暗示自己进入学习状态,最终做到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老师们能意识到“停课不停学”的远程教学模式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适应性问题,并由此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难度和作业难度,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学业压力,引导学生增强学习效能感和掌控感,这就做到变坏是为好事。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老师们能以网络电讯的形式多多关注班级心理特殊的学生,例如学习压力大、人格敏感多疑、好钻牛角尖、思维容易走极端、社会支持系统较差的个别学生,能通过电话、网络留言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做好个别特殊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
其实,延长假期对于同学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在家学习更能考验的学生的自主管理和独立学习能力,同时还是查缺补漏、进行个性化研习的良好时机。
附:某校高三学生一日家庭作息表
6:00—6:30 起床,早读。
6:30—7:00 读物、生、化或政、史 、地。
7:00—7:35 语文或英语。
7:35—8:35 早餐;早新闻。
8:35—10:05 网络课程,做好笔记,(不懂的内容,及时询问)
10:05—10:20 课间休息。
10:20—11:55 网络课程,做好笔记。
11:55—14:05 午饭、午休。
14:05—15:35 网络课程,做好笔记。
15:35—15:45 课间休息。
15:45—17:15 网络课程,做好笔记。
17:15—17:50 晚餐,休息。
17:50—20:20 自习,完成作业。
20:30—10:30 在家模拟学科考试。
主持人:学生和老师都谈了,能不能也说说家长应该怎么做才合理呢?
上官玉彦:管住嘴,张开耳,放开手,敞开心。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平等的交流者,合格的保护着。为了好记,归纳为“三心二意”(爱心、耐心、信心,平易、满意)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下,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希望每位家长可以成为孩子心理防护的最重要支持者。
我们希望家长多倾听、理解孩子,做好包容和护持的工作,成为孩子成长的安全港湾,化解孩子的各种压力。
包容是指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碰到困难挫折时,父母亲能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耐心的安抚,成为孩子的安全港湾。
所谓的护持是指孩子在父母亲这边感受到信任和支持。而不是稍有不同意见就喋喋不休说个不停,滥用家长权力。不允许孩子做这做那。
孩子居家防护可能会产生一些焦虑、无聊、抑郁等情绪,学??沟脑冻探萄б不崛煤⒆硬恍┭б笛沽?,亲子突然天天呆在一起,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冲突,孩子的这些心理困扰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包容。
所以,我们希望家长在倾听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及时给予孩子一些心理支持,协助孩子度过这一段特殊阶段。要允许孩子做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听歌、看电视、玩游戏、做手工、网上聊天等等,最好还能安排一些家务,既转移压力又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咨询热线:18959020765 8:30——12:00 14:30——6:00